close



台北市公設民營葫蘆托兒所所長薛慧平老師


 


孩子不管在哪一個年紀脫離家庭,到任何陌生地方離開父母,想必一定是會「淚眼汪汪」,「嚎啕大哭」。輕則為小哭三、四天就解除警報;嚴重者就可能是長期抗戰到數十日。父母看到這樣的景象,心理上一定會焦慮甚至有罪惡感,更可能覺得孩子未屆學齡就讓他們離開自己,好像未盡到「好父母」的職責,因此,會更捨不得放下孩子。


 


所以,當保母剛開始接到任何孩子的送托時,應該先了解孩子的基本資料,像是孩子的出生年月日、性別、家庭狀況、家人,以及孩子的飲食習慣和健康資料等等。更重要的是要了解父母在家裡常有的互動方式,孩子最喜歡及不喜歡的人、事、物,以及父母的教養態度等,並讓父母瞭解保母在處理孩子因為分離而哇哇大哭時,會運用的策略有哪些。


 


其實,不只孩子有分離焦慮,相信大多數的保母也常遇到送托孩子的父母產生分離焦慮,結局是孩子回復正常,反到是父母演出分離焦慮的腳本。面對這樣的情形,保母更應該以其幼保專業,讓家長瞭解孩子分離焦慮的原因,協助其以平常心對待,解除父母的不安,尤其是新手父母。


 


以發展學來說,通常八個月到一歲的嬰幼兒,會有「分離焦慮」出現。這是孩子離開他認為安全環境的「正常表現」,也就是學理上所稱的「依附關係」。為了順利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可以按照以下三階段來處理:


 


第一階段:第一次接觸


鼓勵父母在未正式把孩子送托之前,就多帶孩子進去保母家中互動,讓孩子可以明白保母是爸爸媽媽的好朋友。透過漸進式接觸的過程,協助孩子建立熟悉感及信任感,協助其適應新環境。同時也需要加強對父母的心理建設,告訴他,你會如何處理孩子的哭鬧,及需要他所做的協助。


 


第二階段:心理喊話


請父母在送托之前,一定要事前告知孩子,甚至前一晚告訴孩子要去送托,說一些會讓孩子放心的話,例如:「阿姨會陪你。媽媽去做○○○,等一下就回來」,並記得帶一些孩子喜歡的被子或玩具放在保母家。重要的是,保母在前幾次與父母約定的接送時間要縮短,讓孩子不要一開始就分離太久,使得孩子被送時的憂鬱加重,如有必要,應一再地與父母溝通處理分離焦慮的策略,尤其是新手父母。


第三階段:轉移焦點


孩子送托之後,保母可以帶著孩子到鄰近公園,或是看看家中的魚、小鳥等等;或運用會旋轉的小玩具,讓孩子開始分散與父母離開的不安全,慢慢習慣與陌生人相處,保母們可以抱者親親並說安慰的話語或依偎者他,往往孩子哭到最後累了,小睡一下,到下午又生龍活虎。


 


特別要提醒保母,在孩子午寢時間,一定要撥空打電話給家長,轉達您跟孩子的互動情形,包括您處理的過程及孩子的反應,如此可間接解除新手父母的分離焦慮。保母也可參考下表安排孩子一天的作息,協助孩子儘快克服「分離焦慮」。


其實離別大戰演到最後,身為保母媽媽的我們,必定是與父母們一同手牽手,讓孩子很自然、慢慢地建立安全感,讓父母可以安心的對孩子說:「等一下,再見喔!」


 


在保母家的一天


 


時段分類


收托前時段


幼兒角色


保母角色


出現問題


處理方式


送托時段


離開父母


 


學習準備


調適自己


一日的工作準備


迎接及觀察孩子


無法適應


睡眠不足、安全問題


早餐問題


陪其孩子玩、同處


與家長溝通孩子睡眠、早餐問題


注意不適應的情形,轉移注意力


(上午)


保育遊戲時段


好奇心


開始保母家的一天


孩子幾乎到齊


開始陪玩以及指導孩子


 


專注於有興趣的遊戲;如滾球或是騎車子


進入於心情情況


指導、示範或協助者的角色


觀察孩子的活動


提供玩具或是教具


改正孩子不良習慣


鼓勵孩子


注意孩子使用(玩具)安全


不會自行上厠所


使用用具的安全


孩子不良習慣難以糾正


孩子有身體不適情形


採用豐富多元的環境適合孩子進行保育活動。


訓練孩子能自行厠所,培養自立能力


多累積良好的生活經驗,自然而然讓孩子記得


戶外時段


活動空間大


天氣影響秳動


通常孩子喜歡


可能很興奮


容易流汗


活動力強、活潑


 


注意力孩子安全


觀察孩子


 


安全問題


衣服多寡


天氣轉變


家中有工作未做完,來不及配合


注意加減衣服


工作做完,出戶外


 


餵奶及用餐時段


孩子肚子餓


可給予孩子自主的機會


有喜歡與不喜歡吃的可能


 


為孩子盛點心或發點心


餵孩子吃葯


鼓勵孩子吃點心且不偏食


糾正挑食毛病


 


整理寢室


準備下午活動事情


準備及整理孩子的用具


準備第二天保育工作


記錄孩子一日的活動情形。


打翻點心


拒吃點心(挑食)


點心不夠吃或太多


餵奶、點心勿裝太滿


視孩子的食量來斟酌


休息時段


想要哭鬧或是眼神不定


約束力較低


 


休息的動作


想睡會吵鬧


離開休息範圍


影響他人、活動力仍旺盛無法克制


認床


放一些輕鬆能入眠的音樂或故事錄音帶


包肚肚以防踢被子情形


(下午)


遊戲時段


時間較早上時段短


室內活動


小肌肉活動


將東西歸位


不任意更換


仍想再睡


時間不足


與家長溝通是否晚上睡眠不足,或是生病了


起床先做舒醒活動


 


預備回家時段


孩子可能特別興奮


孩子可能肚子餓了


玩弄自己的東西


填肚子與穩定情緒


一天下來孩子的衣物等東西掉了,或有損


家長(家裡)不在


其他孩子太吵鬧


為以最短時間找到,最好孩子的東西寫上姓名


與家長溝通,不在家請事先通知,以方便送返


安排閱讀活動


預備回家時段


孩子可能特別興奮


孩子可能肚子餓了


玩弄自己的東西


填肚子與穩定情緒


為孩子整理儀容或是洗澡


與家長連絡


一天下來孩子的衣物等東西掉了,或有損


家長(家裡)不在


其他成員會回家孩子可能吵鬧


為以最短時間找到,最好孩子的東西寫上姓名


與家長溝通,不在家請事先通知,以方便送返


安排閱讀活動


(參考資料:改至台北教保人員權益手冊P97-p9820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花蓮保母志工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